首页 / 盖雅观点 / 团队协作的最大障碍,是「私聊」

团队协作的最大障碍,是「私聊」
盖雅2022 年 7 月 4 日

 点击上方“盖雅学苑”关注公众号

回复“1”领取盖雅学苑精选文章电子书《激活》

 文|董伟
本文共4102字,阅读约需5分钟
这是盖雅学院第384篇原创图文


谈到团队协作,我不自觉地会将自己经历过的两个团队进行对比,因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协作方式。

  • 第一个团队,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私密“,工作沟通反馈是一对一的。每周,我的上级会和我们团队5~6个同事都有一次一对一的工作反馈沟通,每次持续1~2小时。不仅是我们如此,公司其他团队也是类似的沟通风格。

  • 第二个团队,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开放”,所有的反馈,包括批评否定,都是公开的,在部门会议中、在群内、在公开的在线文档中……团队所有成员都可见的。除非需要特别针对性的、详尽的反馈,可能会增加一对一沟通。

两种沟通风格,可能没办法断言好坏,深度的一对一沟通的确对我们个人成长带来了很大帮助。但从团队协作的角度而言,我个人的感受是:非开放的、相对私密的沟通习惯,让团队协作遭受了很大阻碍,人际焦虑感更高。

图源/《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摘录

在《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中,作者以故事还原了一个团队的协作沟通过程,让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之前的团队协作方式。

其中,被凯瑟琳(书中的管理者)阻止最多的行为就是「私聊」,尤其是背后评价——“团队成员不当面表达意见时,他们很可能会在背后进行人身攻击,这对团队协作的危害比任何争吵都严重。”






私聊越多,团队的协作障碍越多?

想象一下,打比赛的排球队、篮球队,教练针对每一个人的问题,是单独私聊沟通吗?

显然不是,教练对于任何一个人的教导指正,都是公开的,团队成员能互相了解队友的问题,因为团队成员在赛场上需要协作,需要知道其他战友的弱点和问题。

而用私聊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可能就不是一个团队,而是一个个单独作战的个体。过多的一对一沟通,看似把每个人都连成了一条线,但是团队却无法织成一块完整的网,每两个人之外都有一个无形的屏障,这为团队协作带来几个直接的负面效应。

图源/siyli.org



互相猜忌,削弱团队信任

私聊虽然对增加一对一的感情和关系有帮助,但如果团队信任还不够坚固的时候,私聊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猜忌,尤其是私聊过程中出现“背后说人”现象(无论赞扬还是批评)。

一旦团队成员意识到“私下交流=互相议论”,便会让大家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不知道自己的举动和行为会被其他人在私下如何解读。

例如,当看见一位同事和leader单独开会结束后,从他的表情,我们显然知道他的工作结果不那么令人满意,或是被批评了。我和同事们眼神交集,但是不知道该不该安慰他,因为担心他因为我们的关心而感觉窘迫,大家只能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而轮到我们和leader开会的时候,会顺便聊起其他同事的工作情况和表现,以及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这种非透明沟通,让团队成员都处于不安和猜测中,猜测leader或同事私下如何评价自己的?与此同时,leader本人自己也非常焦虑,若有若无地打探,“你们私下又是如何评价我的”?
总之,我们不敢公开讨论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每一次的私聊和背后评价都可能意味着:团队信息壁垒增厚了、猜忌增多了,这些都让团队成员产生更多的人际焦虑。


惧怕冲突,表面一团和气

对很多团队来说,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习惯或是挑战,即当面或当众给同事负面反馈。

当团队成员习惯私聊时,更会助力这种倾向——私下给负面反馈,当众给表扬。因为负面反馈做得不好或是稍微带些情绪就很容易演变成消极冲突。在之前的团队中,我和我的同事也都在尽量避免这种冲突,甚至是逃避冲突,工作中不同意见、不满意都隐而不发。

可以说,我和我的同事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试图避免激烈的争论。而这种逃避将所有冲突一棒子打死,将“积极冲突”一并抹杀了,消失的积极冲突实际上能让团队成员彼此更加了解。

图源/《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摘录





模棱两可,无法达成共识

当团队所有的冲突或是意见不合都是通过私聊的方式来解决,不太能容忍公开的冲突或是意见不合的时,那么涉及公开的团队决策基本上就很难达成一致。因为团队没有一起面对过冲突,并一起找到公开解决冲突的合理方式。

当有意见不一致时,我们的自然倾向是“各个击破”,也就是私下的一对一沟通、解释或说服。某种程度上,这增加了异议者的沟通负担,下次可能就选择“顺从”来逃避这种负担。

所以,很多时候看似一致,但并非真正的共识和一致,而是对某方力量的遵从、迁就,而避免因为意见不合带来的麻烦。进一步,因遵从而产生的压力会通过「私聊」来发泄,或是对所谓的共识并不付诸实际行动。

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团队活动,结果就是一次没有付出情感、低参与的失败团建,并不会增加我们团队的连接;没有达成共识的团队绩效目标或是个人绩效目标,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团队成员不会付出绝对的努力,只是在边界上达标“糊弄”。

看过《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的朋友,会发现:上述的3个协作障碍,在书中都被提及。

这3个障碍进一步会引起团队成员「逃避责任」「自我,更在乎个人表现」——如果团队是一个球队,在一场比赛中,团队成员如果自己得分可观,团队即使输了可能也是无所谓的事情。所谓的团队名存实亡。










减少私聊,让团队沟通更阳光

为什么一些团队的沟通以私聊为主,而另一些团队则以群聊为主?就我自己身处过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团队而言,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团队leader导向:认为每个人的工作是独立的,所以工作反馈和其他成员没有关系,没必要让大家知道,不必浪费和打扰他人。

2、组织不够扁平化/层级观念重:组织中等级观念过重,会让员工潜意识里自己只承担“上下级汇报沟通”的义务,信息传递只有纵向一条路径,跨层级或是横向传播信息是有风险的。

3、个人心理缺乏安全感:对成员不了解,缺乏心理安全感,不确定公开表达的风险或他人的反应。出于人性本能的反应,一定是规避风险的,选择私下说。

4、协作工具不够开放:虽然工具是辅助性的作用,但是好的协作工具,能影响到信息的公开程度,让互相了解变得更容易,工作汇报以邮件单独发给上司,还是通过工具能发到部门群大家可见,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针对这些原因,结合《团队协作五大障碍》中作者给到大家的建议,以及我们团队沟通情况,分享一些随时随地可以行动起来的做法,促进团队建立信任。

图源/siyli.org



开启了解:打开群聊模式

从工作本身开始,如果不涉及个人隐私和工作保密的需求,让大家彼此知道各自在忙什么,leader在和他讨论什么。

首先,领导者的自我定位需要调整——上级不是下属唯一的老师,也不是他们唯一求助者,更多求助应该是公开的,上级的责任应该是团队互助自然的发生,而不是大包大揽,每周来一次“家庭辅导”。

其次,改变工作沟通的方式,从私聊转向群聊,工作会议从单独review到团队一同回顾沟通。在我们团队内部,我们习惯的沟通是群内@,而不是小窗聊,我们习惯的是在线文档,互相参与,有建议文档内直接评论,某处需要协作也会在文档内直接@。这虽然会产生打扰的负面效应,但相对于信息壁垒和团队隔阂,我认为这个负面效应可以通过干预解决。


增进了解:你真的了解你的同事吗

听起来好像很无聊,我们难道不了解身边同事吗?

但是可能真的是,除了她们的工作,可能什么也不知道,除了工作,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启对话,在公共场所遇见甚至可能会试图躲开。

增进了解的关键在于了解同事除工作交集之外的信息,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团队协作五大障碍》中作者提供了一种方式:

大家坐在一起,回答几个关于个人背景的问题。例如,家里有几个孩子,家乡在哪里,童年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个人爱好,第一份工作是什么,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哪些挫折,等等。通过回答这些普通的问题,团队成员可以拉近相互关系,彼此更亲密,认识到别人同自己一样,也是拥有有趣的背景和故事的普通人。
对于新组建的团队,或是团队连接比较弱的团队,这个方式很容易开展,如果在会议室中尴尬,可以在团建活动、共同吃饭的时候完成,或是团队新成员加入时的特殊时刻再进行。


建立信任:鼓励大家暴露弱点

前文中提到了我们在沟通时候通常的一种倾向——公开表扬,私下表扬

这种私聊会给团队成员带来的一种错误感觉是,好像大家都很完美,为什么自己有那么多弱点或是错误,其实只是别人同样的错误,只是大家彼此都不知道罢了。

所以公开沟通、群聊还不算完,我们也会在群内指出同事的错误、不足,或是给他们建议(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大家的抗拒,但是对建立信任真的很有帮助),我们不觉得犯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或是提出更好的想法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因为都是互相的。

图源/siyli.org
如果团队要做这样的转变,我觉得要从领导者本人开始,学会示弱、学会主动暴露自己的弱点,而不是树立自己的完美形象,针对这一点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领导者必须无所不能?偶尔共享脆弱,团队更高效”
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测评工具,帮助大家互相了解,以及公开性360度反馈,这些评价将正式的工作表现评价或审核完全区分开来就好。



巩固信任:挖掘有争论性的话题

很多时候部门团队不是不开会,但是大家都觉得无聊,因为按部就班,没有参与,真实想法都没有表达,没有争论,最后没有决策,或是勉强的决策共识也不是真正认可的。这样的沟通对于团队协作没有意义。

如果团队成员还会害怕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人际关系破裂,那就要重新回顾一下前面的的建议是不是做得足够,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引导、挖掘和制造一些良性冲突,让团队关系接受一些锤炼。

积极冲突/争论,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

信息对称(双方说的是同一件事,双方对这个事情都掌握着同样数量的信息)
目标清晰(彼此都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或工作的方向)
就事论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
没有语言或行为上的人身攻击
即说即了,不会怀恨记仇
很多时候我们以提高效率为名避免思想交锋,误以为避免这类争论是节省时间的最好方法。但实际上,不得不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浪费更多时间。

所以,当出现意见不同或是思想交锋的时候,领导者不要试图遏制,尽量让团队成员自行解决,不要害怕大家受到伤害,或是平衡“人际关系”,然后干预,团队成员可能自己会找到解决方式。

当一个团队有正常的争论,而且结束后大家不带任何怨恨不满,说明信任关系已经开始了。

董伟

盖雅学苑主笔

关注组织中一切行为的本质

企业中超级个体的成长故事



盖雅学苑是以公益为发心的人力资源知识输出和交流平台,我们属于盖雅工场。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智能排班系统,助力制造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
智能排班系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人力成本高,用工风险大,如何轻松解决这些用工难题?
真实的零工业务场景,真实的零工管理和费用结算的一体化零工管理平台
盖雅工场
劳动力管理系统
我们始终关注劳动力管理领域,时刻为您创造劳动力管理价值
体验DEMO演示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