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出海劳动力管理白皮书(东南亚版)》发布,立即领取

首页 /盖雅观点 / 李斌:HRBP的四项工作内容与能力进阶

李斌:HRBP的四项工作内容与能力进阶
盖雅2022 年 11 月 28 日

 是新朋友吗?点击“盖雅学苑”关注我们

回复“1”领取盖雅学苑精选文章电子书《激活》

文|李斌

本文共2792

建议先收藏后阅读

目前的HRBP岗位落入了这样一种尴尬的状态:

每个企业都觉得HRBP很重要,但每家企业对于HRBP的职责定位和价值传递都不一样,甚至很多HRBP实际上还是承担传统的单一职能,只不过换个名称而己。

作为一个企业的HR负责人,我也一直在思考对于HRBP的定位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提升HRBP的价值。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我对于HRBP工作思考的结果。



HR工作中的两组对立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HRBP的工作,我们需要理解HR工作中两个对立的概念组合。一是“职能-业务”,二是“人-组织”。

职能-业务

这是两个方向的差异。

传统的HR是基于本位出发的,所以我们的工作分配的逻辑,是基于自己的工作原理来划分的,也就是职能的。我们经常听到的HR六大模块就是这样的划分。

但是在更加敏捷的社会环境,要求组织内的单位都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那基于HR主要服务的内部顾客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HR服务内容,就是从业务的角度来规划HR工作的逻辑。

简单来说,职能是一种“内向”的视角,而业务是一种“外向”的视角。

人-组织

这是两个层级的差异。

传统的HR擅长处理人的问题。我们的选育用留讲的都是人,都是一个一个的公司员工。怎么把人招进来,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给予好的发展机会,留住关键的人才,这是过去我们擅于处理的。

但是实际上,企业里还有一种集体架构,就是组织。组织是人的集合,但又大于人的集合。

我过去写过很多文章,谈到了组织的特点,以及组织的秘密——强制性和生成性等。这就决定了处理组织的情况,需要有异于处理个体的一些方法和工具。



HRBP工作四象限
上面谈到了HR工作中的两组对立概念,如果把这两组概念交叉其实正好构成了一个二维矩阵。而这矩阵中的四个象限正好代表了HR工作中的四个不同部分。

1、全流程人才管理与人才发展

图中的右下限——关注人和关注职能的象限,是我们传统HR的重心,甚至可以说我们过去HR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在这个模块。

这个模块被我定义为“全流程人才管理与人才发展”,也就是需要处理全流程的从人才招聘,到人才培育、人才发展等全部的人才相关的职能。

这个职能中可以抽离一部分放到共享服务中心(SSC),比如入职流程、安置流程、发薪流程等;也可以剥离一部分给专家中心(COE),比如人才盘点的规划、人才阶梯的设置。但这个模块的核心内容,理论上应该由HRBP来操作。

2、基于业务人效提升

图中的右上限——关注人和关注业务的象限,应该是HRBP的责任重心。从业务部门的角度理解,任何的HR工作最后回归到本质都是为了提升业务的效能。

招聘到胜任的员工,合理放置到最适当的岗位上,给予超性价比的培育手段,规划好相应的人才梯队,这些都是从“人”的“业务属性”角度来思考人效的问题。

当然,这个维度还包括协助业务部门主管管理和监控人效的指标变化,协助业务主管去从业务和人的配合的角度找到提升人效的方法等等。

3、战略制定和战略解码

图中的左上限——战略制定和战略解码,是对于HRBP的挑战性工作之一。

HRBP要理解业务,其实核心就是要理解业务的战略,所以一个好的HRBP理论上肯定要参与到业务部门的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解码过程中。

我写过一篇文章战略流程中的HR价值与方法论就详细讨论过这个问题。

图源/blog.shillingtoneducation.com

4、提升组织效能

图中的左下限——提升组织能力,是对于HRBP的另一个挑战性工作。

HRBP一定要抛开过去的个体思维,我们所面对的既有个体,也有作为业务整体的组织单元。基于业务属性的不同,组织也会呈现不同的生态。HRBP也有责任去构思整体组织能力提升的方法论。

当然这里也有一部分可以抽离出来,交给其他的职能或者更高级的HR主管去思考和负责,比如关于整体组织的企业文化逻辑的建构、跨部门的组织协作的推动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一块整体交给COE来负责(不过,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要设置脱离业务的COE)。

我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如何打造组织能力:一个简单的模型”,其中谈到了一个完整的打造组织能力的工具组合。

这样,我们从以上四个维度(基于职能的两个象限可以剥离一部分给COE/SSC)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HRBP工作矩阵。概括起来,主要的工作大致如下:



两种HRBP:不同的思考循环

基于以上的四个象限的关于HRBP的思考,其实是一种非常宏大的思考路径。

现实中,也很少有HRBP能够完全胜任这所有的象限。实际工作中可能大家还是会抓住一部分,同时放手一部分。

从上图出发,我认为实际上存在两不同的思考循环(超点和终点正好相反的逻辑)。

第一种是战略型HRBP

这种HRBP是从商业思维出发,通过自上而下的演绎推导出主要的工作内容。

从商业思维出发,为了推动业务发展,我们一定需要相关的业务战略,所以这种思维最重要的工作重心是协助业务部门制定战略,推动战略落地,转化为关键的任务和必赢之战

那战略如何能够得到落实,一定是需要通过提升组织能力才能实现。而组织能力的基石,又是人才的质量和能力,如果能循着这个链条做好,自然而然地会提升业务的人效。

显然在这个链条中,战略型HRBP关注的重点肯定是战略和组织。

第二种是操作型HRBP

这种HRBP是从工作目的出发,通过自下而上的追因推导出主要的工作内容。

从工作目的出发,HRBP最关键的任务就是提升业务人效。那如何提升人效,肯定先要把人的逻辑搞清楚——把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但再进一步会现,人效的提升跟组织能力有关系,那自然而然我们会去思考如何提升组织效能,最后会发现组织效能的提升又与战略的清晰和是否落地有关系。

循着工作目的因果关系,操作型HRBP也会走遍这四个象限,但显然其工作重点是人效与人才。



HRBP的进阶:OD型和COE型

既然掌握完整的HRBP所有职能非常难,那么从HRBP个人职业规划来说,存在两种进阶路径。

第一种,从关注人进阶到关注组织。

很多HRBP的工作会投入到人的身上,不管是人效管理还是人才发展,均是个体思维。那这种进阶要求我们投入一部分精力到组织面。包括组织目的和使命的贯彻,以及对于组织的诊断和组织能力提升的关注。

这种进阶,核心是工作的“面”的提升,所以我也称之为“面的进阶”。这种进阶中,很多职能实际上是与OD这个职能相重叠,也就是把很多OD的活给干了,所以也可以认为这种进阶的结果是OD型的HRBP。

第二种,从仅关注业务角度进阶到关注深度职能(专业)的工作。

经典的对于HRBP的理解,就是更多的发现问题,而真正的解决问题,包括人和组织的问题,都是交给COE去解决。

但我并不主张一个独立于业务的COE团队,脱离业务的解决方案也是一种空中楼阁。所以真正的COE应该是BP的进阶,这种进阶是一种“深度的进阶”。实际上就是BP能把COE的活也干了,所以也可以认为是COE型的HRBP。

总之,对于HRBP来说,既要做到以内部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导向”,也不能缺少自己职能工作的“专业主义”。

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不可替代的价值型HRBP



李斌

盖雅工场人力资源副总裁

15 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专注组织变革与发展、战略解码、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盖雅学苑是以公益为发心的人力资源知识输出和交流平台,我们属于盖雅工场。

盖雅工场劳动力管理云产品更多介绍:www.gaiaworks.cn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8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8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蓄势提效 扬帆向未来 | 邀您共赴第三届狮山人力资源论坛
过去两年,凭借对内容和品质的用心追求,论坛已在长三角吸引一大...
下一篇 文章
如何打造韧性组织,一个简单的逻辑
战略有弹性,组织有韧性,文化具备发展性。...
我们始终关注劳动力管理领域,时刻为您创造劳动力管理价值
体验 DEMO 演示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