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力资源术语 / 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经营绩效

收录日期:2022 年 03 月 23 日访问量:1066
中文:企业经营绩效
英文: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收录于:人力资源术语
行业:制造,零售,服务
职业:HR

释义: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国有企业不良的经营绩效归因于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缺陷。即在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重过高,而股权资本的比重不足,表现为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然而,不论是从理论或实践的多个角度或层面分析,融资结构“恶化”都不是导致企业不良绩效的因素,亦即在我国当前的宏微观制度安排下,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并不是其经营绩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反而是其必致的结果。本文拟从五个不同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再考察。

一、从企业实际负担的负债成本考察

通常,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实际负债成本可表示为公式

C=k(r-i)+w(k)

由于国有企业与银行的产权同构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府对融资过程的介入使企业为获得贷款而付出的额外成本极为低廉,因而,w(k)在这里可忽略不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名义利率均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通常在二、三个百分点左右),即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实际利率为负值。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通过借款行为从金融渠道获得了补贴k(i-r),尽管补贴的形式是隐性的。而借款愈多,补贴也愈多。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愈高,企业的收益也就愈高,企业绩效也就更好而不是更坏,那么,称利息支出为利息“负担”也就很不恰当。因而,具有较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并不会因为借款而背负沉重压力。

二、从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使用成本比较考察

从理论上讲,债权人和股东对资本有不同的收益要求,其依据是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具有不同的风险。由于股权资本承担的风险高于债权资本,股东所要求的回报必须包含风险报酬。况且,在会计中,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可以计入成本而免缴企业所得税的,而股息支出和税前净利润则不行,因而企业使用的债权资本成本实际上应低于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因而,毋庸置疑,企业只要在满足注册要求和应付破产风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营环境,确定合适的股权资本量即可。因为股权资本比率愈高,企业为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也愈高,较低的资产负债比率会降低企业的收益而不是相反。人们之所以认为降低资产负债率有提高企业绩效的“奇效”,乃在于他们对国有企业使用股权资本不支付任何成本的事先设定,尽管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其原因在于国家融资体制长时间来给国有企业造成一种“幻觉”并使其养成一种“习惯”:即股权资本可以不花任何代价地使用。其实,国家作为独立的投资主体,与其他主体一样,应具有收益的要求权。只不过通常在企业经营绩效较差的情形下,企业和国家的“隐性契约”使国家得不到股权资本的收益罢了。

三、从部分具有“合规”融资结构的企业绩效考察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较大程度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结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明显下降。然而,据统计,1994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年终净资产收益率由1994年的1
46%下降至1997年底的
85%,而1995年上市的公司年终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的1
22%下降到1
4%,1996年上半年上市的公司当时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
99%,一年之后下降为1
99%。这就叫人更加难以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没有得以改善反而恶化,并恰恰是发生在融资结构刚刚得到“改善”之后。难道资产负债率下降反而会导致企业效率下降?显然,得出这样结论也会失之简单和武断。我们权且把企业不良绩效归咎于近几年国家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也并不令人鼓舞。我们深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从股市筹资的成本是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即上市公司可通过股市廉价地获取资金,获得其他企业无法与之比拟的竞争优势,但两类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也并不明显。更何况,在公司效益良好才能获得上市资格的条件下,两类公司在绩效上原本就存在差距。因而,具有“合规”融资结构的企业绩效也不能叫人信服。

四、从融资制度的历史变迁角度考察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企业的固定资金和大部分流动资金供应均由财政无偿拨付。这一时期,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数量极为有限,也鲜有企业债券等债权融资方式,因而,企业的外部融资极少,资产负债率较低,这样的企业融资结构不可谓不“理想”。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企业通过财政渠道获得的资金比例日益减少,而相应地通过银行渠道获得的资金无论在数量上抑或比例上均大幅上升。值得思考的是,在融资体制变迁的前期,低负债结构的企业利息支出较少,同时,还可通过国家的行政价格机制使其获得一部分“剪刀差”收益。然而,即便如此,企业绩效仍不理想。因而,才有了后来“拨改贷”的呼吁,出发点即是应给企业以负债付息的压力,以此来促进企业绩效的改观。但仅仅在十几年后,事过境迁,资金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初衷转变,而要求财政积极注资的带有体制复归色彩的呼声却日益高涨了。

五、从与其他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考察

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于英美等国家的企业确实要高,但相对于某些国家或某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某些时期则不尽然。例如日本1986年765家制造业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
4%,而美国同期资产超过
5亿美元的所有制造业公司的平均负债率为5
5%。在这些国家里,并未因企业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阻碍了正常的经济增长。其归根结底在于:当高收益与高负债结合时,企业的高负债不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因而,在高效率的经济中,高负债不仅不成其为问题,甚至是企业融资能力强的表现。近年来,美国市场的股票发行净增加额一般都是负数,因为股票的注销和回购超过新发行股票的总数。斯蒂格利茨也认为:“近年来,通过股票筹集的资金在新融资中不到1/10。”而正是由于企业低效率,缺乏足够的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才会逐步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而高负债又与低效率进一步结合,形成恶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要使资产负债率不致降低,更要紧的在于提高其经营效率。

因此,在我国,不同融资结构的企业在其绩效上的非规律性使我们无法继续在融资方式上寻找原因,并一味试图在其中寻求突破,也就是说,决定企业绩效的症结不在于此,我们应该探寻新的改革路径。然而,复杂的是,其既涉及宏观层面的制度安排改革,也涉及国有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结构改革,而这或许又不是完全通过市场所能解决的问题。

免费获取

1800+劳动力管理数字化案例实践以及劳动力管理地图

识别二维码

人事管理系统推荐

协同办公软件考勤本来就免费,为什么企业还要上盖雅考勤
许多企业选择通过办公软件的考勤功能采集员工的考勤信息,但仅仅通过一个移动办公通讯平台的附属功能,真的可以满足企业对考勤管理的各类需求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无论是此类办公软件的考勤功能还是其他简易的免费考勤工具,都只能满足企业基本的考勤统计,更加适用于人员少、考勤简单的企业。随着许多企业规模扩大,考勤管理日益复杂,市面上大部分简易的免费考勤工具以及协同办公软件的考勤功能并不能为企业处理各类考勤难题提供相应的可视化考勤数据,以及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因此,对于轮班频繁,考勤规则复杂,且对考勤管理有较高要求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果仍然选用协同办公软件采集考勤数据,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处理考勤异常、加班超时、规则校验等考勤难题,而这些考勤管理难题都将成为企业推行精益化考勤管理制度的层层障碍。
阅读全文 >>
人事管理系统
  • 阿特斯:劳动力管理提升组织绩效

    阿特斯:劳动力管理提升组织绩效
  • 数字化时代,人才运营新玩法

    数字化时代,人才运营新玩法

考勤管理系统推荐

排班合规性,盖雅搞得定
当前零售行业劳动力密集、门店地域跨度大、员工教育层次不同,这对零售企业如何实现高度一致的目标拆解,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出了要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劳动力管理的「计划」——排班,做出改变。

排班管理是劳动力管理的基础,目的是用低的人力成本达到既定的目标收益,确保企业利润大化。而一个合理的排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安排。一般来说,排班经理不仅需要将常规的「法规约束」、「企业约束」、「门店约束」考虑进排班,还需要考虑很多软性的「员工约束」。面对如此繁杂的排班约束,一份满意的排班表往往需要经过反复调整、校验,费时费力,并且对排班经理个人水平依赖性大。
阅读全文 >>
考勤管理系统
  • 计件工资自动化解决方案

    计件工资自动化解决方案
    产品方案
    立即下载 >
  • 盖雅工场多样化用工时代的全流程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

    盖雅工场多样化用工时代的全流程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
    产品方案
    立即下载 >

智能排班系统推荐

盖雅激励性薪酬+ICM+系统成功上架+SAP+应用商店,助力企业量化绩效精算激励
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将是不可逆的趋势,由于数据来源于企业的各个部门,人工采集数据非常困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海量的各种数据中找寻价值。

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绩效数据是直接衡量企业目标实现的基准,但是在众多相关数据源中准确采集并不容易,且量化绩效的需求复杂多变。这些都会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出现偏差,无法真实反映考核者的实际业绩情况,也丧失了绩效考核本应发挥的激励作用。因此,只有提供公平、公正的绩效审核结果,才能够真正对员工和企业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薪酬管理则是绩效管理闭环中的关键一环,企业要想发挥绩效管理的价值,就不能忽视薪酬在其中的激励作用。以零售业和制造业为例,无论是零售业的销售佣金,还是制造业的计件工资都包含在激励性薪酬范围之中。而这些都可以通过盖雅 ICM 系统进行计算、核对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发挥薪资的激励作用,让绩效管理真正产生价值。
阅读全文 >>
智能排班系统
  • 利丰:当管理半径跟不上发展半径时劳动力管理怎么变

    利丰:当管理半径跟不上发展半径时劳动力管理怎么变
  • 连锁零售门店如何进行人力支援

    连锁零售门店如何进行人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