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质量
释义:
工作生活质量也称为“劳动生活质量”,它是根据“生活质量”引申而来的术语。
工作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英国塔维斯特克所提出的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该概念的基本思想是为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不能只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人的因素,使技术和人协调一致,但其实施方案首先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QWL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改善员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以增加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员工满意感的一项措施。
“工作生活质量”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命题,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在工作生活质量与人力资源产出的关系、工作生活质量与生产工作效率的关系、工作生活质量规划与工会的关系及某些特殊人群的工作生活质量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在研究工作开展的同时,用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QWL)的实验数量在2O世纪7O年代也有相当的增长。例如:1972年,德国推行了在多范围提高工作生活质量,鼓励员工参与的法案;法国1974年7月投资了2400万法郎用于帮助企事业单位实施旨在改善工作条件的重要计划。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也于七十年代中后期不断地开拓关于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与方案实施。到了2O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劳工协定都制定了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条款。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已经给予了大量的物质投入与政策关注。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享受生活,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人们对所追求的生活质量有不同的理解。与此相似,关于“工作生活质量”的具体概念,由于不同的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企业对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美国职业培训与开发委员会把工作生活质量定义为:“工作生活质量对于工作组织来讲是一个过程,它使该组织中各个级别的成员积极地参与营造组织环境,塑造组织模式,产生组织成果。这个基本过程基于两个孪生的目标:提高组织效率,改善雇员工作生活质量。”
这一定义比较全面,基本上包含了工作生活质量的全部含义。首先,它强调工作生活质量是一个“过程”,它适用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各种组织,是随组织机构的发展而持续进行的活动;其次,它突出了工作生活质量活动的两个基本目标,并强调二者是“孪生”的,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前提是让全体员工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将组织目标与成员的个体目标结合起来,既发展了组织,又提高了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最后,它强调企业应该放弃简单追求生产效率的做法,而改为更加重视每个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在工作中的体现,并且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反过来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
人事管理系统推荐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无论是此类办公软件的考勤功能还是其他简易的免费考勤工具,都只能满足企业基本的考勤统计,更加适用于人员少、考勤简单的企业。随着许多企业规模扩大,考勤管理日益复杂,市面上大部分简易的免费考勤工具以及协同办公软件的考勤功能并不能为企业处理各类考勤难题提供相应的可视化考勤数据,以及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因此,对于轮班频繁,考勤规则复杂,且对考勤管理有较高要求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果仍然选用协同办公软件采集考勤数据,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处理考勤异常、加班超时、规则校验等考勤难题,而这些考勤管理难题都将成为企业推行精益化考勤管理制度的层层障碍。
- 实时、合规、员工体验我都要,如何轻松搞定复杂的考勤难题?2022/02/10
- 华润材料|盖雅实时考勤系统成功上线,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人效管理 2022/09/01
考勤管理系统推荐
智能排班系统灵活调动人力
通过盖雅智能排班系统,将不同产线的人力整合,有计划地打通班组间、分厂间、工厂间人力资源池,通过逐步放大资源池共享、均衡生产波动所对应的人力需求,提高人员、岗位、技能综合利用率,控制人工成本。
- 排班合规性,盖雅搞得定2019/09/04
- 蓝蛙:为了人效,必须从「纸上谈兵」转向「智能排班」 2022/06/27
智能排班系统推荐
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绩效数据是直接衡量企业目标实现的基准,但是在众多相关数据源中准确采集并不容易,且量化绩效的需求复杂多变。这些都会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出现偏差,无法真实反映考核者的实际业绩情况,也丧失了绩效考核本应发挥的激励作用。因此,只有提供公平、公正的绩效审核结果,才能够真正对员工和企业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薪酬管理则是绩效管理闭环中的关键一环,企业要想发挥绩效管理的价值,就不能忽视薪酬在其中的激励作用。以零售业和制造业为例,无论是零售业的销售佣金,还是制造业的计件工资都包含在激励性薪酬范围之中。而这些都可以通过盖雅 ICM 系统进行计算、核对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发挥薪资的激励作用,让绩效管理真正产生价值。
- 拥有员工 5000+,门店 300+的连锁企业,如何高效结算员工薪酬?2021/08/23
- 招聘难、成本高、激励差?来看看这家知名品牌核心零售服务商的选择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