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化系统选型 / 这些企业已经有了HCM系统,为什么还要再单独上考勤系统?

这些企业已经有了HCM系统,为什么还要再单独上考勤系统?
吴伦2023 年 11 月 24 日

文|吴伦‍‍‍‍‍‍‍‍‍‍

本文共3512

阅读约需5分钟


最近有几家制造业和零售业的朋友咨询我考勤管理系统选型的问题,都集中在WFM方面的考勤咨询。奇怪的是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有一定的HR数字化基础,也上了HR主系统,甚至也实施了考勤系统,那为什么还要再上一个考勤系统呢?

这就要回到WFM的概念(Workforce Management,劳动力管理)。

下文我尝试从业务对象、人员和业务规划(P)、人员与业务匹配执行(D)、人员绩效核定(C)人员和业务管理优化(A)等角度来对比分析WFM系统和普通的HCM系统之间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业务对象:

WFM和HCM的用户分别是谁?

劳动力管理(WFM)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制造业/连锁零售业/服务业等行业的一线员工他们的典型特征一个是需要“动手”,其工作产出与员工技能强相关(比如让厨子来开叉车,因技能差异较大,交付效果就很难保证又快又好)。

另外,他们工作时间极其不规律,因应生产需要设置的班次(如3班倒、2班倒、作二休一等)、上下班时间也是多种多样。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产出与工作时间强相关,如果管理好时间效率直接关系到工作产出。

人力资本管理(HCM)的对象主要是办公室工作者,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进e-HR系统的员工”,他们的典型特征是需要“动脑”,专业相近的白领,在工作方面往往是可以互相补位的,并且其作息时间相对规律,比如往往整个职场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


人员和业务规划(P)

图源/pexels

1. 人员规划

WFM:通常根据业务需求安排来灵活调配所需人力,用工需求不稳定、用工种类多,比如销售旺季时可能需要100人,但淡季时只需要50人;为了保持用工弹性,企业一般配制多种用工类型,如核心岗位以自有员工为主、辅助岗位以外包人员为主、临时性工作以灵活用工为主等。

HCM:通常根据年度规划来确定编制,用工相对规律,若无重大业务变化,编制总量、用工需求都相对稳定。

2. 排班

WFM:需要综合考虑产量和客流量、岗位技能要求、劳动强度(个体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合规合法(满足劳动法要求、合作伙伴验厂要求等)、用工成本(如控制加班费总额)等因素,大批量(给大量员工排多个班)、跨多时间段(上下班时间灵活多变)排班。

HCM:上下班时间相对固定,主要根据当地法规要求(如公休假安排、调班等)排班。



人员与业务匹配执行(D)

图源/pexels

1. 人员配置

WFM:根据业务量需求快进快出,非自有员工通常不进e-HR系统,例如双十一活动高峰期的物流行业临时性用工高峰,会通过周边系统来管理员工(如劳动力管理系统、外包管理系统等),并结合IDM等数据中台同步数据至终端以支持员工自助服务。

HCM:一般会进e-HR系统(有时外包也会进)。

2. 实时记录工时

WFM:要求精确记录、实时反馈(可联动业务系统),校验排班规划的执行情况,也用于业务现场管理和实时的薪资核算,也可用于生产质量管理(如某工序活跃工时突然锐减,是否人员安排不合理)。

HCM:通常是事后统计、分析,对数据的精度(如不需要精确到特定工序)、实时性要求都不高。

3. 工时拆分管理

WFM:工时分类复杂,例如生产工时可分为直接生产工时和间接生产工时(不直接带来产出的),需对不同类别工时进行拆分管理和分析,推动精益管理,工时管理复杂。‍‍‍‍‍‍‍‍‍‍‍‍‍‍

HCM:工时分类单一,一般情况下均为同一种类别工时,管理简单。

‍‍‍‍‍‍‍‍‍

4. 合规性管理

WFM:考勤和时间管理规则多,既需要适应当地法律要求,也需适应公司员工管理规则,例如不可连续安排加班,一周工作时长限制等等。

HCM:时间和班次固定,考勤排班需要考虑的规则单一简单。

5. 调班

WFM:既有自上而下,例如根据业务需求——门店业务波峰波谷和产线繁忙程度,也需要考虑员工与岗位的适配度,因此由店长或排班经理统筹安排;也存在自下而上,员工私下协调,线上自助申请,主管审批。HCM:通常是员工私下沟通达成一致后自助申请,主管审批生效。

6. 假勤管理
WFM:假勤管理复杂,连带性影响大,需要及时应对,需要与排班系统关联,快速调整排班。‍‍

HCM:员工自助申请,主管在考勤月结前审批即可。

7. 加班管理

WFM:加班管理是重要的成本支出,加班工时直接关系产出,需要根据业务需求,一般统一批量性安排,由考勤管理员批量处理。

HCM:按照公司规则,员工适部门或个人实际工作情况申请,通常是偶发性,低频发生。


人员绩效核定(C)

图源/pexels

1. 考勤核算‍‍‍‍

WFM:通常采用正向考勤模式核算,精确输出迟到早退分钟数、加班时段及时长、代班次数等业务指定的考勤结果,而且排班、打卡场景非常多样(如跨24点班、连上2天班的打卡),导致考勤核算非常复杂、迭代难度大。

HCM:通常按逆向考勤模式核算,重点关注考勤异常的核定(如迟到、早退和旷工等),同时因为白领本身作息时间相对统一、规律,核算难度小。

2. 异常处理

WFM:员工通过自助设备申请,或由考勤管理员批量处理(典型操作是用Excel记录后导入系统),HR处理过程中与店长/班组长线下确认。

HCM:员工通过软件自助处理。

3. 报酬核定
WFM:应用考勤结果核定扣补款(迟到扣款、早退扣款、出勤奖等)、计时计件工资(如不进e-HR的灵活用工报酬)、外包人员工资(不进e-HR系统统一核算)。

HCM:应用考勤结果核定扣补款后合并工资发放。

4. 报酬发放及记账

WFM:根据用工形式走对应的发放通道,如自有员工统一报盘发放、通过合作伙伴发放灵工报酬、与外包供应商公对公结算外包人员工资,并按业务要求过账至财务(外包及灵工的成本可能进费用而不是人工成本)。

HCM:统一报盘,并按业务要求入账(通常是人工成本类科目)。



人员和业务管理优化(A)

图源/pexels

1. 时效分析

WFM:量化应用场景多,是流程优化(根据工时统计数据分析来优化工序,实现削峰平谷)、人力资源规划和调度(怎样的技能组合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重要依据。

HCM:量化应用场景少,主要用于人工成本分析、合规合法统计等。

2. 人员储备
WFM:根据业务战略储备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但因业务需求波动大,不便提前制订招聘计划,需要协同供应商随时响应生产计划变动导致的人员需求波动。

HCM:相对规律,一般以年为单位做编制规划、制订招聘计划。

3. 配置优化

WFM:根据时效分析优化用工结构(自有员工与灵活用工合理搭配)、班组设计、精益管理等。

HCM:一般根据业务发展整体规划组织调整、人员配置。

4. 培训

WFM:以多技能储备为导向的培训,偏向于实操(师带徒现场教学、VRAR教学)。

HCM:以人才发展为导向的培训,偏向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WFM系统选型

这么对照下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制造和零售企业上了HCM主系统,还要继续单独上考勤系统,如果您企业的业务更符合劳动力管理的特征,也可以对应看看是否有雷同之处。

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WFM的系统选型,也是文章开头大家咨询的问题。

这个领域市面上常见的解决方案也不少,有基于Core HR、IM魔改的,有采购国内外成熟劳动力管理软件的,也有自研的,到底哪种是适合咱们自己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的看法是,应首先从宏观上确定选型方向,再具体操作系统选型,下面笔者尝试从宏观的PEST等角度来粗浅分析,供大家参考。

图源/pexels

P:政治因素

信息安全管制:数据跨境管理越来越严格,以至于中国很多本土企业和在华外企在系统选型时,都要考虑信息安全和数据跨境的问题,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说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而选择国产大牌则是顺势而为。

地缘政治:若供应商因地缘政治影响“断供”,也会极大影响业务可持续性,从这个层面来说,规避采购高风险厂商的产品,选择国产大牌也是天然有利于长期稳定支持业务的。

E:经济因素

ROI:在整个业务价值链中,劳动力管理属于管理职能而非直接创造业务价值的软件,并且应用场景复杂,涉及到的集成系统、关联方众多,若非特殊行业,甲方自研成本高昂,ROI有限;

经济发展对可扩展性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立足本土探索海外已成众多优秀企业共识,海外工厂、门店也需要考勤管理,供应商的解决方案是否有足够的扩展性(兼容或直接支持)也是重要的考量点。

S:社会因素

社会化协作:受限于甲方信息安全、合作方用户习惯,让相关干系人(外包方、灵活用工从业人员)使用企业内部软件的运营难度很大,而基于市场上成熟平台型套件开展业务能更好的融合甲乙丙方,进而提升沟通效率及业务流转效率;

语言和文化差异社会发展阶段导致了很多特别的个性化场景,比如作为制造业大国,国内厂商往往要面对客户的各种验厂,需要在满足客户验厂要求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业务管理诉求。

再比如在很多制造业工厂,加班工资实际上是工人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人工成本的大头),所以很多甲方对加班的管理非常细致,比如加班中途吃饭打卡、休息打卡等,供应商是否对这些“中国特色”有深刻的理解,并有成型的解决方案,也是值得关注的。

T:技术因素

系统兼容性:考勤涉及到考勤机、外包管理系统、灵活用工系统、HR系统及IDM系统等众多业务系统的集成,供应商是否在国内有成熟的生态,是否能方便快捷的兼容已有IT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安全性如今我国对信息安全越来越越重视,员工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及重要度也直线上升,数据合规、安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项。

综上,对于劳动力管理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细分领域,具有业务场景复杂、兼容系统多、研发投入大等特点,比较好的选择是选择有潜力的本土大牌-如果能支持业务出海则更佳,是典型的“细分领域尖物组合”应用场景。

图源/pexels

确定战略方向后,我们就需要开展系统选型工作了。

在具体选型操作过程,除了前面提到的关注点,一般还要综合考虑部署模式、IT架构、集成生态、供应商研发能力等诸多因素,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近期我与其他几位甲方企业CIO共同完成的《选型指南》,更详细地介绍了系统选型的具体风险点和考虑要素,期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吴伦

盖雅学苑特约撰稿人

国内某知名物业服务公司 IT总监

15年HR数字化转型项目经验

曾服务德勤、顺丰、TCL等甲乙方


盖雅学苑是盖雅工场旗下的管理知识输出平台。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元旦、春节不同工时制加班、跨夜加班,工资怎么算?(不是所有加班都可转调休)
一文读懂多种加班工资结算场景
从HRTech到WorkTech,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误区
最近两年,WorkTech成了资本追逐的新宠儿。根据DHR寒武院《用数据说话,WorkTech要起来...
相关推荐文章

数字化转型DHR布局前,你需要考虑的3个问题

数据科学没有数据治理思维,数字化转型就是“白忙活”

数字化转型管理层问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HR的回应通常暴雷

盖雅工场
劳动力管理系统
我们始终关注劳动力管理领域,时刻为您创造劳动力管理价值
体验DEMO演示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