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熟悉的黄色T恤
难道在共享用工热潮下
盖雅工场CEO也「转行」了?
(哈哈哈,当然没有)
原来这是章新波为了今天演讲的主题
特地准备的「战袍」
究竟是什么活动呢?赶紧来瞧瞧~
10月16日,由DHR协会主办的「数字人力 智能服务」2020中国DHR秋季峰会在深圳盛大开幕。现场名企云集,大咖荟萃。各行业领袖级企业HR高管/DHR负责人,莅临峰会现场展开思维碰撞。
盖雅工场联合创始人兼CEO章新波带来了主题关于「从骑手看劳动力管理数字化的未来」的精彩分享,以下为分享内容:
前段时间被《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但我今天不是来跟各位讨论人性的话题,而是讨论「外卖小哥为什么会被系统困住」、「这些系统所带来的价值是不是传统行业所艳羡的」。
在中国,外卖小哥的人数规模有1000多万人。而通过数字化手段,这1000万人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在这过程中,我认为有三大问题值得关注:第一,需要多少位外卖小哥?第二,这些小哥到底来了没有?在什么状态?第三,他们干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在传统行业同样存在。怎么破?
1、需要多少人
外卖行业1000多万名劳动者的工作,全靠人工智能及算法来实现线上数据化管理,无人介入,高效公平最优化。盖雅有这样的能力,帮助传统行业企业:
- 数字化工作任务
- 数字化员工,包含不限于技能/位置/可用性……
- 提供与生产特性相吻合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优化匹配
- 通过人工辅助的算法来完成工作分配与人员调度
2、来了多少人
我们谈信息化、数字化,其实大量的管理是事后管理,合规化风险极大。但这1000万外卖小哥的工作全部以手机App计量作为结果,个体行为轨迹完全实时化,我们随时能够知晓所有骑手当前状态。延伸至传统行业,盖雅亦具备这样的能力:
- 不论行业不论规模不论国家地域全闭环的实时考勤结算能力
- 帮助企业有效完成与员工的直接连接
- 持续优化工时劳效模型与算法
3、干得怎么样
我们的评估有时候是滞后的,也不乏和稀泥的情况存在。而在外卖行业,在鲜有团队管理者的情况下,通过游戏化手段,建立了从青铜到王者完整的评价体系与数据洞察分析模型,让外卖小哥在规则体系内自发自驱。传统行业企业也需要这样的激励方式,盖雅可以:
- 自动数据化员工工作表现并将其与评价体系挂钩
- 为企业提供随时结算工时与薪资的能力
- 助力企业高效对接灵活用工
未来,我们认为所有基础管理都将面临算法和机器的介入甚至替代,而盖雅工场有能力帮助企业完成劳动力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劳动力管理,盖雅搞得定。
点击☝☝☝小视频
查看盖雅普森更多
劳动力管理思考
《中国灵活用工现状与成熟度》调研
从2019后半年起,「灵活用工」在人大代表的提案中成了热点话题,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推动。与此同时,疫情期间盒马与西贝「共享用工」模式,使得「灵活用工」进入了社会、企业及劳动者的视野。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灵活用工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劳动者对其的认知和接纳情况;探究中国企业灵活用工的实际应用状态;进而预测和分析中国灵活用工的发展态势,帮助中国企业有的放矢地做好准备。
盖雅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灵活用工」研究小组,并联合发起了《中国灵活用工现状与成熟度》调研项目。
盖雅工场是一家提供全球劳动力管理云服务的中国企业。每天,分布在全球24个国家与地区的1500余家客户,500余万员工在使用盖雅劳动力管理云服务来控制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劳动力效率、预先规避合规化风险并切实提高员工满意度。盖雅工场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苏州,投资方包括老虎环球基金、华平投资、元生资本和经纬中国等。劳动力管理,盖雅搞得定。